烈日当空,老李蹲在河边已经三个小时了,浮漂跟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。
汗珠子顺着他的脑门往下淌,后背的衣服早就湿透了。
他瞅了瞅隔壁钓位的老王,那家伙的鱼护里已经躺着五六条大鲫鱼,正悠哉悠哉地抽着烟。
"见鬼了,这鱼都跑哪儿去了?"老李嘟囔着,又往水里撒了把窝料。老王瞥了他一眼,慢悠悠地说:"老哥啊,你这光知道傻等可不行,得学会找鱼。"这话可把老李给说懵了,钓鱼不就是把钩扔水里等着吗?
要说这钓鱼的门道,那可深了去了。鱼在水里可不是瞎游的,它们也有自己的"高速公路"。就像咱们上下班要走固定路线一样,鱼也有自己常走的"鱼道"。那个伸进水里的铧尖,就是它们的必经之路。去年夏天在青龙湖,有个钓友就在铧尖上蹲了一天,愣是钓上来二十多斤鱼,把旁边的人都看傻了。
展开剩余58%深浅交界的地方也是个好去处。
有经验的老钓手都知道,用铅坠探探底,找到那个深浅变化的地方,十有八九能碰上鱼群。水底下要是有沟沟坎坎的,那就更妙了,简直就是鱼儿的"自助餐厅"。
天热的时候,鱼也怕晒。它们会躲到深水区或者树荫底下乘凉。老张头去年三伏天在柳树底下钓,一上午就钓了七八条大鲤鱼。天冷的时候又不一样,鱼也喜欢晒太阳,找个向阳的浅滩,保准能有收获。
要说最玄乎的还得是看"鱼星"。鱼在水底下呼吸、找食的时候会吐泡泡,有经验的钓手一看就知道底下有没有鱼。鲫鱼吐的泡泡小,跟撒了把芝麻似的。鲤鱼就夸张了,吐的泡泡又大又多,活像开了瓶啤酒。上个月在清水湾,小王就是看到一串鲤鱼星,赶紧下钩,结果钓上来一条八斤多的大鲤鱼,可把他乐坏了。
进水口和下风口也是好地方。
老周就爱在下风口钓,他说那里的鱼就跟喝了兴奋剂似的,咬钩特别猛。去年秋天刮大风,别人都收竿回家了,就他在下风口钓了十几条大鲫鱼。
钓鱼这个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。
鱼在水里也是有规律的,摸清了它们的习性,想不爆护都难。那些整天抱怨钓不到鱼的人,多半是没找对方法。就像老李,后来学会了找鱼道,现在每次出钓都能有个不错的收获。
这钓鱼啊,讲究的就是个"活"字。饵要活,钓法要活,最重要的是脑子要活。死守一个地方不动弹,那还不如在家看电视呢。有经验的钓手都知道,看到鱼星要马上调整,发现没口要立即换位。鱼情瞬息万变,钓手也得随机应变才行。
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,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处理。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深圳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